cod的檢測方法
水中COD是目前水質檢測的基本指標。任何需要往外排放污水的行業,都需要檢測水中COD的含量,符合標準才可以排放,不符合標準則需要進行治理后才可以排放。
1、 重鉻酸鹽回流法
測定原理:在硫酸酸性介質中,以重鉻酸鉀為氧化劑,硫酸銀為催化劑,硫酸汞為氯離子的掩蔽劑,消解反應液硫酸酸度為9mol/L,加熱使消解反應液沸騰,148℃±2℃的沸點溫度為消解溫度。以水冷卻回流加熱反應反應2h,消解液自然冷卻后,以試亞鐵靈為指示劑,以硫酸亞鐵銨溶液滴定剩余的重鉻酸鉀,根據硫酸亞鐵按溶液的消耗量計算水樣的COD值。
優缺點:回流裝置占的實驗空間大,水、電消耗較大,試劑用量大,操作不便,難以大批量快速測定。
2、 高錳酸鉀法
測定原理:以高錳酸鉀作氧化劑測定COD,所測出來的COD稱為高錳酸鹽指數(CODMn)。水樣加入硫酸呈酸性后,加入一定量的高錳酸鉀溶液,并在沸水浴中加熱反應30min.剩余的高錳酸鉀加入過量草酸鈉溶液還原,再用高錳酸鉀溶液回滴過量的草酸鈉,通過計算求出高錳酸鹽指數。
優缺點:高錳酸鉀法的優點是實驗過程中產生的污染比國標法小,但是缺點是試驗中需要回滴過量草酸鈉,耗時長,并且酸性高錳酸鉀法氧化性較低,氧化不徹底,所以測得高錳酸鹽指數比重鉻酸鹽指數低,通常與國標法測定結果相差3-8倍。因此,CODCr主要針對還原性污染物相對含量較高的廢水,而CODMn主要針對污染物相對較低的河流水和地表水。
3、 分光光度法
測定原理:這種方法的原理與國標法相同。其測定原理也是在酸性溶液中,試液中還原性物質與重鉻酸鉀反應,生成三價鉻離子,三價鉻離子對波長為600nm的光有很大的吸收能力,其吸光度與三價鉻離子濃度的關系服從郎伯一比爾定律。三價鉻離子與試液中還原性物質的量有關,因而通過測定三價鉻的吸光度可以間接測出試液的COD值。
優缺點:此方法相對于傳統的國標法來說,有效的節省了消耗在配置化學試劑的時間,無需進行滴定,操作方便。然而唯一美中不足的地方實驗中消解過程仍需耗費2小時。
4、 快速消解法
經典的標準方法是回流2h法,人們為提高分析速度,提出各種快速分析方法。主要是提高消解反應體系中氧化劑濃度,增加硫酸酸度,提高反應溫度,增加助催化劑等條件來提高反應速度的方法。
優缺點:消解體系硫酸酸度由9.0mg/l 提高到10.2mg/l,反應溫度由150℃提高到165℃,消解時間由2h減少到10min~15min.缺點為微波爐種類不同,試驗的功率和時間均不同。
5、 快速消解分光光度法
測定原理:快速消解分光光度法是指采用密封管作為消解管,取小計量的水樣和試劑于密封管中,放入小型恒溫加熱皿中,恒溫加熱消解,并用分光光度法測定COD 值。
優缺點:占用空間小,能耗小,試劑用量小,廢液減到最小程度,能耗小,操作簡便,安全穩定,準確可靠,適宜大批量測定。
cod測定步驟
COD測定儀在膠處理裝置中,對重鉻酸鉀,樣品進行快速消解,在快速測定儀的紫外光區330~370mm,進行掃描積分舉面。根據舉面減少量與標準曲線計算出COD值;用活性污泥對污水進行生物降解,測定生物降解前后COD之差,定義為BOD5;用回回法求出BOD_5、BOD_S之間的方程,計算出BOD5.技術關鍵儀器噪聲極低、飄移小,比國家規定指標更好,由于數據重現性好,檢出限低,由于采用掃描積分舉面積定量,因而靈敏度高,對于污水處理廠的工藝控制和研究廢水處理工藝非常便利,及時快速看出處理效果。
COD測定儀測定步驟:
1、取2ml純凈水和2ml待測溶液分別加入不同的COD試劑管中,擰緊蓋子,緩慢搖勻試劑管內的溶液,將試劑管放入消解儀中,在165℃下消解20分鐘。
2、消解完成后,將試劑管取出放在試管架上冷卻至80℃一下。
3、再次搖勻試劑管中液體。
4、將試劑管放在試管架上繼續冷卻至室溫,此時禁止搖晃試劑管。
5、按“開關”鍵開機,屏幕中間顯示“idLE”表示開機完成,儀器處于待機狀態。
6、打開檢測倉蓋,確保調零水樣試管表面干凈,把其放入到檢測倉,蓋上倉蓋,按“調零”鍵,屏幕中間顯示“0”時表示調零完成。
7、打開倉蓋,取出調零水樣,放入待測水樣,蓋上倉蓋。
8、按“讀數”鍵,屏幕中間顯示的數字表示水樣的檢測值。
9、測試結束后,短按“開關”鍵關閉儀器。
cod檢測的注意事項
COD測定過程的注意事項有一下幾點:
1、對于污染嚴重的水樣,特別是工業污染源的水樣,可選取所需體積的1/10的試料和1/10的試劑,放入10×150mm的硬質玻璃試管中,用酒精燈加熱至沸數分鐘,觀察溶液是否變為藍綠色,若呈現藍綠色的話,應再適當的少取試料,重復以上實驗,直至溶液不再變藍綠色為止。以此確定待測水樣合理的稀釋倍數。稀釋時,所取廢水樣量不得少于5mL,如果化學需氧量很高(如工廠車間廢水),則廢水樣應多次稀釋。
2、水樣的氧化回流應該在通風櫥內進行,以防氯氣之類的有害氣體妨礙操作人員的健康。
3、混合均勻的水樣置250ml磨口的回流錐形瓶中,準確加入10.00ml重鉻酸鉀標準溶液及數粒小玻璃珠或沸石,連接磨口回流冷凝管,打開冷凝水后,從冷凝管上口慢慢地加入30ml硫酸—硫酸銀溶液,輕輕搖動錐形瓶使溶液混勻。這一步驟是為保證濃硫酸溶于水的放熱反應造成體系溫度升高(約為90~95℃),不致使低沸點的有機物從上段管口逸出。(如甲醇沸點64.5℃,乙醇沸點78.3℃,甲醛沸點-19.5℃,乙醛沸點20.8℃),如果直接在敞開的條件下,加入濃硫酸的話,低沸點的有機物不經氧化逸出后,就會造成測定的結果數據偏低。舉個例說,若水中含有萬分之一的乙醇(100ppm),其對COD的貢獻為189mg/L(乙醇的理論COD為1.99g/g,測定CODcr的氧化率為95.2%),若在敞口三角瓶中直接加入濃硫酸的話,這一部分COD的損失還是較為可觀的。
4、在COD測定過程中產生的廢液中,含有濃硫酸、重鉻酸鉀、硫酸汞,屬于危險廢物,應該作為危險廢物專門處理,不得直接排往下水道中。
5、由于方法的檢出下限為10mg/L,在10~30mg/L間的COD測定一定要采用0.025mol/L的重鉻酸鉀溶液氧化,再用0.01mol/L的硫酸亞鐵銨滴定,為了減少測定的相對標準偏差,建議加大試樣的取樣量,取50.0mL,平行測定也以三次以上為宜。為減少滴定誤差,可采用50.0ml的取樣量。
6、測定低濃度COD的水樣時,還要考慮一些可能的影響因素,如用聚乙烯桶盛裝的蒸餾水或去離子水,隨著放置時間的增加,其COD值也會逐漸增加,有時甚至達到10mg/L以上。還有的實驗人員采用娃哈哈等純凈水(這是飲料中的所謂“純凈水”與分析意義上的“純凈水”有著本質的區別),替代蒸餾水或去離子水做空白,也會出現空白值增高的現象。(資料由華晨儀器整理)7、在標準方法中,回流溫度為145~148℃,冷卻水的流量應控制在用手觸摸冷凝管外壁不能有溫感,否則水樣中的低沸點有機物也會揮發損失,使測定結果偏低。水樣回流消解結束后,加入蒸餾水或去離子水應從冷凝管上方緩慢加入,以便將附著在管內壁的揮發性有機物沖到試液中。在使用閉管催化-氧化法快速處理水樣時,也應在加熱完畢后,趁熱顛倒管內水樣,使得氣相中的有機物參與氧化反應。
COD在線測試儀有兩種類型
1、重鉻酸鉀法(比較準確)采用重鉻酸鉀將水中的還原物質氧化,根據吸光度或者點位值來判定污水中COD的含量;(例如:日本掘廠 中國環科院等的產品均采用這個方法)利用重鉻酸鹽在強酸的條件下,與有機物反應,然后通過特征吸光度或者電位差進行檢測。
2、UV法(紫外法)根據污水對特定頻率光線的吸光度判定污水中COD的含量。(現階段只有美國的哈納使圖片1、日常的檢查
主要包括檢查儀器工作是否正常,比如進出管路是否通暢,有無泄漏,并保持儀器的清潔,尤其是對轉動部分和易損件要定期檢查和更換,防止其損壞造成泄漏而腐蝕儀器。
2、試劑的更換
重鉻酸鉀和硫酸一硫酸銀屬于強腐蝕性試劑,并且在工作現場容易揮發和吸潮,所以應定期更換。更換周期依據使用情況而定,一般至少3個月更換一次。
3、防護性檢修
由于蠕動泵管吸取強腐蝕性試劑,所以應3個月更換一次。測量室和反應室應每年至少徹底檢查清洗檢修一次。
4、日常校準
除程序設定的自動零循環校準外,在第一次使用、更換試劑或防護性檢修之后要進行零點和標準溶液的校正。采用實驗室制備的蒸餾水作為零點校準液,校準過程與測量循環過程相同,校準后保留新零點的參數,并對工作曲線進行校準。
圖片
5、出廠參數設置
儀器在出廠時雖然已經設定了原始的工作曲線,但因使用場所不同,原有工作曲線往往不能滿足任何監測場合,所以應該對其工作曲線進行定期的校核。可由實驗室配制COD標準溶液進行校核,校準過程與測量循環過程相同,校核后更改有關界面參數,對工作曲線進行校準。
6、安裝環境
要保證COD在線測定儀安裝場所的溫度、濕度恒定,必要時需要安裝空調等加熱、制冷和除濕設施。同時使用獨立的穩壓電源。
7、儀器暫停
儀器暫停使用時,要用蒸餾水徹底清洗后排空,再依次關閉進出口閥門和電源,重新啟用時用新試劑進行徹底清洗,并對工作曲線進行較準。用這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