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需氧量(COD)指在一定條件下用強氧化劑處理廢水,水中還原性物質所消耗的強氧化劑的量。該指標是評價水體受有機物污染程度的重要指標,它的值越小,說明水質污染情況越輕。目前常規使用測量COD的方法主要是CODcr重鉻酸鉀法,CODmn高錳酸鹽法,CODuv紫外吸收法。這幾種方法根據不同測定原理,適用于不同的應用場景,各有其優缺點,今天小編就來具體介紹一下吧!
1.CODcr
CODcr(重鉻酸鉀法)反映的是受還原性物質污染的程度。是在強酸性溶液中加入已知量的重鉻酸鉀溶液,用于氧化水中的還原性物質,經過沸騰回流后,過量的重鉻酸鉀以試亞鐵靈為指示劑,用硫酸亞鐵銨滴定,其中加硫酸銀作為催化劑,由所消耗的重鉻酸鉀量換算成水中的COD值。
CODcr(重鉻酸鉀法)測量結果準確度高,重復性好,穩定性好,適用于對準確度要求較高的污染源進排口等位置,在測定含有較復雜有機物質的水樣時表現更為優異,而面對水體比較干凈時,就需要CODmn登場了。
2.CODmn
CODmn(高錳酸鹽法)反映的是受有機污染物和還原性無機物質污染程度的綜合指標。是指在酸性/堿性條件下,用高錳酸鉀將樣本中的某些物質及還原性物質氧化,反應后剩余高錳酸鉀,再用過量的酸/堿根據消耗的高錳酸鉀量計算出水樣中所含有機物及還原性物質的含量。
CODmn(高錳酸鹽法)在測定地表水、水源地和飲用水中表現更為優異,其操作簡便,相對經濟、時間短,然而在測定污水、工業廢水中就要看CODcr的表現了。
3.CODuv
CODuv(紫外吸收法)是基于水中有機物對紫外光及可見光特定波長的選擇性吸收原理,選擇一定波長的紫外光照射被測樣品溶液,透過樣品溶液測量紫外光的吸光度,通過建立的吸光度與COD濃度間的關系換算出COD值。
CODuv法使用時無需試劑、成本低,不會造成二次污染;操作上也比較簡單,響應時間比較快,一般在幾十秒內就可完成測量,在測量過程中分辨率高,檢測下限比較低。可以很好的監測趨勢、峰值。
4.紫外全光譜COD測量法
紫外全光譜COD測量法,是通過185~700nm的全光譜數據進行大量的實際水樣訓練,再基于機器學習的基本框架,將數據模型和機理模型相結合,建立測量值和光譜之間的模型,從而通過模型的計算,可以獲得COD、BOD、TOC等多項參數。
全光譜測COD不僅有單光譜吸光度法的優點,還可以根據不同類型水樣單獨進行神經網絡建模,提高儀器的適用性和測量精度,尤其適用于連續的在線測量。
以上方法暫不比較其測量的精準性,畢竟精準本身是一個相對的數據,希望大家能根據不同的應用場景和需求選擇到適合的COD測定方法和產品。